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银汉鹊桥低,金井瓜盘设。的释义

8个月前 (01-0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七夕

银汉鹊桥低,金井瓜盘设。的释义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注:虽然直接包含“银汉鹊桥低,金井瓜盘设”这两句的古诗并未直接出自罗隐的这首《七夕》,但此诗为唐代描写七夕的经典之作,且意境与所给关键词相近,故以此为例进行解析。“银汉鹊桥低”常用来形容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而“金井瓜盘设”则描绘了七夕时节民间习俗,两者在七夕主题的诗词中常见,但未必同时出现在同一首诗中。)

作者简介

罗隐(约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未中,后转而投身幕府,晚年归隐,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深刻,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多有批判,同时也不乏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之作。

译文

在那银河与荷花相映的七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设起了红筵,欢声笑语不断,想必是倾尽了谢女的珠宝箱,用来装饰这喜庆的场面;也写尽了檀郎的锦绣文章,以表达心中的爱意,香帐已经搭好,排列得十分窈窕;金针穿罢,女子们向月中的嫦娥祭拜,铜壶滴漏,天将破晓,心中不禁惆怅,这美好的相聚时光又要等上一年。

释义

此诗描绘了唐代七夕节的热闹景象和人们的庆祝活动,包括设宴、装饰、祭拜等,同时也隐含了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同情与感慨。

赏析

罗隐的《七夕》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七夕节的独特魅力,诗中通过“络角星河”、“红筵”、“珠玑箧”、“锦绣篇”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既浪漫又富有生活气息的节日氛围,诗人也巧妙地融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得整首诗既有现实的欢庆,又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惋惜,特别是“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一句,更是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瞬间的留恋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罗隐创作此诗时,正值晚唐社会动荡不安,个人仕途也颇为坎坷,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既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热爱与传承,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七夕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爱情与团圆,而罗隐的这首诗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为这一节日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

“银汉鹊桥低,金井瓜盘设。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