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10)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浣溪沙·潭州席上再赋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出自哪首诗?

宋·辛弃疾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

花满酒卮春日醉,风吹丝管暮云昏。

归来晚矣重门闭,灯火青荧一径深。

作者及朝代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作者简介

辛弃疾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自幼丧父,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他年轻时曾参与耿京起义,并亲自南下归宋,历任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安抚使等职,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但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铅山,他的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激昂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轻舟小桨的是这溪边的人,相约在水上一起洗濯衣裙,春日里,酒杯中盛满了鲜花,人已醉倒;晚风中,丝竹管弦声声响起,暮云四合,归来时天色已晚,重重门户都已关闭,只有一盏青荧的灯火,照亮着深深的小径。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潭州(今湖南长沙)宴席上的欢乐场景以及归途中的宁静与孤寂,上片通过“轻舟短楫”和“相要水上亦湔裙”的描写,展现了溪边人们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下片则通过“花满酒卮”、“风吹丝管”等意象,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与欢愉,随着“归来晚矣重门闭”,词人的情绪由喜转悲,最后以“灯火青荧一径深”的孤寂景象收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潭州宴席上的欢乐与归途中的孤寂,展现了词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变化,上片通过轻舟、短楫、湔裙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下片则通过花、酒、丝管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宴席上的热闹与欢愉,词人并未沉溺于这种欢乐之中,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审视着这一切,归途中的孤寂与宴席上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词人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复杂。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辛弃疾在潭州任职期间,当时,他或许在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后,独自归家途中,心中涌起了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源于他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也源于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