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孤行有城余古迹,临榆设险到今时。的释义

8个月前 (01-10)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山海关

孤行有城余古迹,临榆设险到今时。的释义

明·杨嗣昌

孤行有城余古迹,临榆设险到今时。

边关烽火连天际,海国帆樯入望迷。

万里长城横断岭,千山紫气绕征旗。

雄图犹在思良将,凭吊空余百感思。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嗣昌(1598年-1639年)

朝代:明朝

作者简介

杨嗣昌,字文弱,一字子微,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明朝晚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诗文,曾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等职,后因平定张献忠起义不力而被免职,杨嗣昌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涉及边塞风光、军事战争及历史遗迹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译文

独自前行,只见一座古城遗迹犹存,临榆关(即山海关)自古以来就设险固守至今,边关的烽火连天,与海上的帆樯相映成趣,令人望而生迷,万里长城横亘在断岭之上,千山万壑间紫气缭绕,征战之旗随风飘扬,昔日的雄图伟略仍在眼前,但良将已逝,只留下无尽的凭吊与感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海关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首联“孤行有城余古迹,临榆设险到今时”点明了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颔联“边关烽火连天际,海国帆樯入望迷”通过烽火和帆樯的描绘,展现了山海关作为军事重镇的繁忙景象;颈联“万里长城横断岭,千山紫气绕征旗”进一步突出了长城的雄伟和山海关的军事重要性;尾联“雄图犹在思良将,凭吊空余百感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良将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山海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烽火连天”、“帆樯入望迷”、“万里长城横断岭”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历史感,诗人也通过“雄图犹在思良将”等句子,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晚期,当时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杨嗣昌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通过描绘山海关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边疆安全和军事防御的重视,在明朝晚期,边疆地区频繁发生战乱,山海关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其地位更加凸显,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

“孤行有城余古迹,临榆设险到今时。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