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隐不违亲与俗通,危言覈论绝胸中。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1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隐不违亲与俗通,危言覈论绝胸中。

隐不违亲与俗通,危言覈论绝胸中。下一句是什么?

世事浮云多变幻,唯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守仁(又名王阳明)

朝代:明朝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守仁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其诗文也颇具特色,常寓哲理于其中,展现出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

译文

隐居但不违背亲情,与世俗保持通达;

直言不讳,确凿的论断出自肺腑之中。

世间的纷扰如同浮云多变,

唯有清高的气节充盈于天地之间。

释义

“隐不违亲与俗通”:表达了诗人虽然选择隐居,但并不因此疏远亲情,也不完全脱离世俗,保持了一种既独立又通达的生活态度。

“危言覈论绝胸中”:指诗人敢于直言不讳,发表确凿有力的论断,这些观点都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丝毫的虚伪和掩饰。

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面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态度,他坚守自己的清高气节,不为世俗所动。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王守仁作为一位思想家的独特气质和文学才华,首句“隐不违亲与俗通”展现了诗人既追求精神上的独立自由,又注重亲情和世俗的通达,这种平衡体现了他的智慧,次句“危言覈论绝胸中”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直言不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坦诚和勇气令人敬佩,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世事的变幻和清气的永恒,强调了诗人坚守气节的高尚品质。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王守仁作为一位文学和思想大家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守仁隐居讲学或仕途不顺的时期,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王守仁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考验,在仕途上,他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在思想上,他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反对,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守仁选择了隐居讲学,以传播自己的思想,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隐不违亲与俗通,危言覈论绝胸中。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