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烟柳凄迷夕照沈。离思难禁。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11)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点绛唇·饯春

烟柳凄迷夕照沈。离思难禁。出自哪首诗?

宋·王诜

亭皋烟柳凄迷,夕照沈波静,离思难禁,天际远山青。

芳草连天迷远道,无计留春住,回首伤情,孤帆暮云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诜(shēn)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王诜,字晋卿,北宋画家、书法家、词人,出身贵族,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妻,官至驸马都尉及定州观察使等职,他擅长诗文书画,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文人墨客交往密切,是北宋上层社会中的一位重要文化人物,其画作以山水见长,风格清丽,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河岸边烟柳迷蒙,夕阳沉入水中,一片寂静,离别的愁绪难以抑制,天边远山青翠欲滴,芳草连绵不断,迷住了远方的道路,没有办法留住春天的脚步,回头望去,满心伤感,孤帆已消失在傍晚的云雾之中。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春日傍晚的送别图景,表达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上片以“亭皋烟柳凄迷,夕照沈波静”开篇,营造了一种凄迷、静谧的氛围,为下文的离思做铺垫,离思难禁,天际远山青”直接抒发了词人难以抑制的离愁,而远山的青翠则更添一份无奈与遥远,下片“芳草连天迷远道,无计留春住”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无奈,芳草连天,春去难留,象征着离人的远去和时光的流逝,回首伤情,孤帆暮云里”以词人回首望去的孤独身影和消失在暮云中的孤帆作结,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直接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深深的离愁别绪,词中“烟柳凄迷”、“夕照沈波”等意象的运用,不仅描绘了春日傍晚的凄迷景象,也寓含了词人内心的忧伤与不舍。“离思难禁”、“无计留春住”等直接抒情的句子,更是将词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情感真挚、艺术价值较高的送别词。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王诜在送别友人或亲人时所作,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频繁,送别之作也层出不穷,王诜作为一位擅长诗文书画的文人,自然也不例外,这首《点绛唇·饯春》就是他在送别之际,以景寓情,抒发自己深深离愁别绪的佳作。

“烟柳凄迷夕照沈。离思难禁。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