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濠梁陈迹湘累怨,玉麈挥残赋莫裁。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1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湘水吟

濠梁陈迹湘累怨,玉麈挥残赋莫裁。出自哪首诗?

唐·杜牧

濠梁陈迹湘累怨,玉麈挥残赋莫裁。

万古悲风鸣汨水,千秋泪雨湿苍苔。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怀。

欲吊沉魂何处是,江烟漠漠雨萧萧。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明快,语言清新自然,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感慨历史兴衰及描绘自然景物。

译文

在濠梁之上,庄子的辩论已成陈迹,湘水边屈原的怨恨犹存;手中的玉麈扇已挥动多次,心中的诗篇却难以裁度,万古以来,悲风在汨罗江上呼啸,千秋之后,泪雨仍然湿润着苍苔,贾谊年少时徒然洒下热泪,王粲春来更是增添了无尽的乡愁,想要凭吊那沉没的英灵,却不知何处寻觅,只见江面上烟雨茫茫,细雨萧萧。

释义

濠梁陈迹:指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鱼乐的辩论,象征智慧的交锋与岁月的流逝。

湘累怨:指屈原投江自尽,其怨恨与忠诚永存湘水之间。

玉麈挥残:玉麈是古代文人雅士手中的扇子,此处象征诗人挥毫泼墨、抒发情感的过程。

赋莫裁:指难以构思出恰当的诗篇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先贤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首联以“濠梁陈迹”和“湘累怨”为引子,将庄子的智慧与屈原的忠诚并置,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哲人和爱国者的敬仰,颔联通过“悲风”和“泪雨”的描绘,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先贤命运的同情,颈联以贾谊和王粲为例,进一步强调了文人墨客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哀愁,尾联则以“欲吊沉魂何处是”的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先贤英灵无处凭吊的遗憾,以及面对茫茫江水的孤独与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游历湘水一带时,面对汨罗江的滔滔江水,他不禁想起了古代先贤屈原的悲壮命运,以及自己身处晚唐时期的无奈与哀愁,诗人通过凭吊屈原,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在晚唐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不仅是对先贤的怀念,更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濠梁陈迹湘累怨,玉麈挥残赋莫裁。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