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虽无腐肠忧,乃有摏喉危。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荔枝叹

虽无腐肠忧,乃有摏喉危。出自哪首诗?

宋·苏轼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虽无腐肠忧,乃有摏喉危。

更将西蜀樱桃荐,擢秀含风烂漫时。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医学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取诸家之长,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红纱帐中透出荔枝的芳香,碧玉盘中盛放着彩色的锦囊,荔枝的琼浆玉液胜过瑶酒,它的美味如同凤髓龙肝,罗浮山下四季如春,卢橘杨梅依次成熟,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做岭南的人,虽然荔枝没有让人腐烂肠道的担忧,但却有让人喉咙堵塞的危险,再加上西蜀的樱桃推荐,它们在秀丽的风中含苞待放,烂漫时节更是美丽动人。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荔枝的美味和岭南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热爱和对岭南生活的向往。“虽无腐肠忧,乃有摏喉危”一句,指出了荔枝虽然美味,但过量食用也会带来不适,提醒人们要适量享用。

赏析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的美味和岭南的风光,诗人以红纱帐、碧玉盘等华丽的意象来衬托荔枝的珍贵和美丽,同时用“琼浆玉液”、“凤髓龙肝”等词语来形容荔枝的美味,使读者仿佛能够闻到荔枝的芳香,尝到它的美味,诗人还通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荔枝的热爱和对岭南生活的向往,而“虽无腐肠忧,乃有摏喉危”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荔枝的理性认识,提醒人们要适量享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荔枝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岭南地区任职时所作,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岭南,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在岭南期间,他品尝到了当地的荔枝,深感其美味无比,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对岭南地区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虽无腐肠忧,乃有摏喉危。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