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的解释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山行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的解释

唐·皎然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

林壑鸟啼人迹少,溪流花落几番春。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自幼聪颖好学,出家后更是精研佛理与文学,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等名士多有交往,诗风清丽闲淡,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皎然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抒发隐逸情怀,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禅理。

译文

几座山峰的云雾低垂至地面,一条小径上松树的风声直贯上层,林中鸟鸣声声,却少见人迹,溪流边花瓣飘落,不知已度过了多少个春天。

释义

数峰云脚垂平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山峰的脚部低垂至地面。

一径松声彻上层:小径两旁松树茂密,风吹松叶发出的声音响彻云霄,直达上层空间。

林壑鸟啼人迹少:山林深邃,鸟鸣声声,但人迹罕至,显得幽静而神秘。

溪流花落几番春:溪流潺潺,花瓣随风飘落,不知已经历了多少个春天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林间的幽静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首联“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山峰的巍峨和松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颔联“林壑鸟啼人迹少,溪流花落几番春”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和岁月的悠长,使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皎然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传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他的语言简练明快,节奏流畅自然,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和接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山间行走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沉浸在山林的美景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林幽静之美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皎然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生活、向往自然之美的普遍心态。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