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的释义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临高台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的释义

唐·萧纲

高台半云霄,望极心悠悠。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恻恻苦悲风,凄凄入寒松。

作者及朝代

作者:萧纲

朝代:南朝梁

作者简介

萧纲(503年―551年),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南朝梁皇帝、文学家,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爆发,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萧纲因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

译文

高高的楼台直插入云霄,极目远望,心中思绪万千,我只希望能像高飞的鸟儿一样自由翱翔,又怎敢奢望去攀附那翱翔天际的飞龙呢?悲风恻恻,凄凄寒风穿透了寒松。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前两句“高台半云霄,望极心悠悠”描绘了高台的雄伟和诗人极目远眺的情境,后两句“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自谦,最后两句“恻恻苦悲风,凄凄入寒松”以景结情,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高鸟”和“飞龙”是两个重要的意象,前者代表了自由和理想,后者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诗人通过“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自谦,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富有感染力,如“高台半云霄”的雄伟,“恻恻苦悲风,凄凄入寒松”的悲凉,都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萧纲被立为太子之后,面对宫廷斗争和权力争夺的复杂环境,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他渴望像高飞的鸟儿一样自由翱翔,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也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不敢轻易涉足其中,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这首诗也反映了南朝梁时期宫廷文化的特点,即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文学艺术的创新。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