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乡中往往讳言虎,地是古志毛虫处。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7)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虎丘

乡中往往讳言虎,地是古志毛虫处。出自哪首诗?

宋·范成大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乡中往往讳言虎,地是古志毛虫处。

寺里夜夜闻钟鸣,风送松声入梦频。

独倚危栏看落照,半江渔火乱星尘。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著作传世。

译文

虎丘之上,虎迹已难寻觅,霸业也早已沉沦,只有那苍茫的山色依旧阴阴沉沉,乡中人往往忌讳谈论虎,因为这里曾是古代志书上记载的毛虫(指虎)出没的地方,寺庙里夜夜都能听到钟声,风把松涛声送入梦境,让人频频惊醒,我独自倚靠在危栏之上,看着夕阳落下,半江渔火与天上星尘交相辉映,景象纷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荒凉景象和当地人对虎的忌讳,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联写虎丘的荒凉和历史的变迁;颔联通过“乡中往往讳言虎”一句,点出当地人对虎的忌讳,同时引出“地是古志毛虫处”的历史背景;颈联写寺庙的钟声与松涛声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尾联则以诗人独倚危栏看落照的场景作结,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沉醉和对历史的沉思。

赏析

这首诗以虎丘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中“虎迹苍茫霸业沉”一句,既写出了虎丘的荒凉,又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而“乡中往往讳言虎”一句,则通过当地人的忌讳,反映出人们对虎的恐惧和敬畏,诗人也通过描绘寺庙的钟声、松涛声以及落照等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历史的厚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曾任地方官,对民间疾苦和自然景观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览虎丘时所作,虎丘作为苏州的一处名胜古迹,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在范成大游览之时,虎丘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喧嚣,变得荒凉而沉寂,诗人通过描绘虎丘的荒凉景象和当地人对虎的忌讳,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欣赏,也透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乡中往往讳言虎,地是古志毛虫处。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