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石灰吟》

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出自哪首诗?

明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

(注:“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并非《石灰吟》原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创意性融入,原诗最后一句为“要留清白在人间”,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创意性融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于谦

朝代:明朝

作者简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文学家、军事家,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后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被迫与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然而在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

译文

千锤万凿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石灰石,

经过烈火的焚烧却好像很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至今保持着清白的名声,无愧于天地良心。

释义

这首诗以石灰为比喻,表达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一句,强调了即使在最隐秘、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内心的清白和正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和天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了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则使人感到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则进一步强调了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的决心,最后一句“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清白的坚守和对于良心的无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于谦在十二岁时,观察石灰的烧制过程所写,当时,他观察到石灰从山中开采出来,经过烈火的焚烧,却能够保持其清白的本质,从而触发了他的灵感,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虽然“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并非原句,但这一创意性融入仍然能够反映出于谦对于清白的坚守和对于良心的无愧,与整首诗的主题相契合,这首诗也反映了于谦在年少时就已经具有了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为他后来成为明朝的忠臣和民族英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今清白声,犹不愧屋漏。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