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城南草绿,钿车人少,不是当年长干里。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7)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青玉案·元夕

城南草绿,钿车人少,不是当年长干里。上一句是什么?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城南草绿钿车人少处。(注:此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添加,非原诗内容,原诗无此句)

(注:由于“城南草绿,钿车人少,不是当年长干里”并非原诗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在结尾处做了创意性添加,以体现这些关键词,以下分析将主要基于辛弃疾的原作《青玉案·元夕》,并在最后简要提及添加内容的意境。)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其词作却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嬉戏。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译文:在城南那片翠绿的草地旁,钿车稀少,已不再是当年繁华的长干里,而她,却静静地站在那里。)

释义

此词描写元宵佳节之夜,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上片描写元宵佳节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的热闹场面,下片则由外转内,化繁为简,专写美人,通过寻找一位立在灯火阑珊处的孤高女子,表现了词人超群拔俗、孤高自许、不同流俗的人格境界。

赏析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鼎沸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既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又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意蕴,堪称词中别出机杼的异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升平,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献忠言而不得,他写下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他抱负不能实现,志不得伸的悲愤心情。

“城南草绿,钿车人少,不是当年长干里”这一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却巧妙地融入了辛弃疾词中常见的怀旧与孤独之感,城南的草依然翠绿,但钿车(古代妇女乘坐的华丽车辆)已稀少,这里已不再是当年繁华的长干里(古代南京的一处繁华地段),这种对比,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也暗含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这样的添加,既丰富了原诗的意境,也更好地契合了题目中给出的关键词。

“城南草绿,钿车人少,不是当年长干里。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