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何如五色补天材,元付当年取日手。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18)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补天石

何如五色补天材,元付当年取日手。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贺

何如五色补天材,元付当年取日手。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奇幻的景象,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怎样的五色石才能算作补天的材料呢?那原本是当年夸父逐日时所用的神奇之手所取来的,它不向人间争宠夺爱,只愿将自己的心事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

释义

何如五色补天材:询问什么样的五色石才能用来补天,暗指诗人自己才华横溢,渴望有所作为。

元付当年取日手:借用夸父逐日的典故,比喻自己原本拥有非凡的能力和志向。

不向人间争宠辱:表达诗人不愿在世俗中争名夺利,保持高洁之志。

只将心事付沙鸥: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沙鸥,象征诗人向往自由、超脱尘世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补天材”为引子,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现实的不满,首句“何如五色补天材”直接点题,以补天的五色石自喻,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才华和抱负,次句“元付当年取日手”则借用夸父逐日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原本就拥有非凡的能力和志向,后两句“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李贺一生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生活也颇为潦倒,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五色补天材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才华的自信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李贺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体现了唐代士人普遍面临的困境和追求。

“何如五色补天材,元付当年取日手。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