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18)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西陵别曲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全诗是什么?

唐·李端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

寒水淡秋山,孤舟行渐没。

作者简介

李端,字正已,唐代诗人,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景物,尤其在描写离别、相思等主题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译文

抬头望去你已不在身边,只看见西陵的树木在眼前,寒冷的江水映照着秋日的山峦,我独自乘着孤舟渐行渐远。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孤独与哀愁,首句“举头君不在”直接点出离别之痛,诗人抬头寻找,却发现心爱之人已不在身边,次句“唯见西陵木”以景衬情,西陵的树木成了诗人眼中唯一的景象,也象征着离别后的孤寂与落寞,后两句“寒水淡秋山,孤舟行渐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寒冷的江水和秋日的山峦相互映衬,诗人独自乘着孤舟渐行渐远,形象地描绘了离别后的凄凉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孤独与哀愁,诗人通过“举头君不在”的直白表达,以及“唯见西陵木”的景物描写,巧妙地传达了离别后的孤寂与落寞,后两句“寒水淡秋山,孤舟行渐没”则以景衬情,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端在离别之际所作,当时,他可能面临着与心爱之人的分离,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哀愁,在离别之际,他抬头望去,却发现心爱之人已不在身边,只留下西陵的树木在眼前,这种离别之痛让他深感孤独与落寞,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西陵别曲》,以表达自己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离别时的普遍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举头君不在,唯见西陵木。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