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草暗离宫碑仆土,雨残战地骨生苔。的释义

8个月前 (01-18)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故宫春

草暗离宫碑仆土,雨残战地骨生苔。的释义

唐·李洞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草暗离宫碑仆土,雨残战地骨生苔。

几多金帛通蕃使,惟许琵琶送将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洞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晚唐诗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一生崇尚贾岛为诗,曾铸贾岛铜像,事之如神,他的诗风与贾岛相近,多写山水自然和隐逸生活,语言精炼,意境幽深,但李洞的诗作传世不多,今存《李洞集》三卷。

译文

春风和煦,鸟鸣声细碎悦耳,阳光高照,花影层层叠叠,每年越溪边的女子,都会想起采摘芙蓉的情景,离宫已经荒芜,杂草丛生,石碑倒在泥土中,战场上残留的雨水让白骨上生出了青苔,多少金银财宝被用来贿赂外国使节,却只允许用琵琶弹奏的乐曲作为礼物送出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引出对历史的沉思,前两句写春日的温暖和生机,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写到离宫的荒芜和战地的凄凉,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最后一句更是借古讽今,暗指当时朝廷对外交往中的软弱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前两句的“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春天的美好,而后两句的“草暗离宫碑仆土,雨残战地骨生苔”则以荒凉的景象反衬出历史的沧桑,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最后一句“几多金帛通蕃使,惟许琵琶送将来”更是以讽刺的口吻揭示了当时朝廷在外交上的软弱无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内忧外患不断,诗人李洞通过对离宫和战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朝廷外交政策的批评,他借古讽今,以历史的沧桑来映射现实的困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也反映了李洞作为一位晚唐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和深刻思考。

“草暗离宫碑仆土,雨残战地骨生苔。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