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聚米为山谷,指画同目睹。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观敌料阵图

聚米为山谷,指画同目睹。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隆基

聚米为山谷,指画同目睹。

运筹千里外,决胜一朝中。

方知神武用,不独在干旄。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皇帝。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也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鼎盛之世——开元盛世,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固唐王朝的边疆,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擅长文学和音乐,对唐代的文化艺术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将米粒聚集起来模拟成山谷地形,用手指在图上指点规划,就像亲眼目睹战场一样,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决定胜负只在一朝之间,这才知道,真正的神武之用,不仅仅在于挥舞军旗、指挥军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在观察和分析军事地图时的情景,他用米粒模拟地形,通过手指在地图上的指点,仿佛亲眼看到了战场上的情况,他能够在千里之外就制定出作战策略,并在关键时刻取得胜利,这显示了唐玄宗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同时也表明,真正的军事指挥不仅仅是依靠外在的军旗和军队,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唐玄宗在军事指挥上的高超技艺,通过“聚米为山谷,指画同目睹”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唐玄宗对战场形势的精准把握和深刻洞察。“运筹千里外,决胜一朝中”也体现了他在军事战略上的远见卓识和果断决策,整首诗既赞美了唐玄宗的军事才能,也表达了对真正神武之用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玄宗时期的军事活动有关,作为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唐玄宗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并亲自参与军事指挥,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观察和分析军事地图时,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唐玄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军事指挥的热爱和追求,也向世人展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皇帝对军事活动的重视和关注,以及他们在军事指挥上的高超技艺和卓越贡献。

“聚米为山谷,指画同目睹。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