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平时谁信班生策,落日空怀陆氏庄。下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怀古

平时谁信班生策,落日空怀陆氏庄。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商隐

平时谁信班生策,落日空怀陆氏庄。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潼关四塞犹千里,沃野九州已六亡。

寂寞避暑离宫锁,晚来唯有燕飞忙。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但此诗为其怀古诗之一,展现了其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作者简介

李商隐自幼聪颖,文思敏捷,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他的仕途并不顺畅,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多次遭贬,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情感真挚,构思新奇,语言优美,常借古讽今,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平日里谁会相信班固(班生)的谋略呢?夕阳西下时,我只能空自怀念着陆机的庄园,我如同塞外的鸿雁,万里迢迢来到这里,亲手拨开荒草,凝视着那座孤独的坟墓,潼关四塞之地,虽有千里之固,但中原沃野九州,已有六个沦陷,那曾经繁华的避暑离宫,如今已寂寞锁闭,傍晚时分,只有燕子在忙碌地飞翔。

释义

此诗通过怀古伤今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首联以班固和陆机为例,暗示自己的才华不被世人所识;颔联通过自身经历,描绘了诗人漂泊异乡、孤独无依的境遇;颈联则借潼关和九州的沦陷,暗指唐朝国势的衰微;尾联以避暑离宫的寂寞和燕子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赏析

此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上深沉悲凉,诗人通过选取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和地点,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人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如“空怀”、“孤坟”、“寂寞”等词语,都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人在尾联以燕子的忙碌反衬出离宫的寂寞,更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漂泊异乡之时,面对晚唐社会的动荡和国势的衰微,诗人深感无力回天,只能借怀古之题来抒发自己的忧愤之情,诗人也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进一步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平时谁信班生策,落日空怀陆氏庄。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