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盘蕨自堪供岁久,杖藜何必入山深。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7

诗词原文

山居

盘蕨自堪供岁久,杖藜何必入山深。的意思及出处

宋·陆游

盘蕨自堪供岁久,杖藜何必入山深。

幽居已得逍遥趣,不羡人间富贵心。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盘中的蕨菜足以长久地供应日常所需,拄着藜杖又何必深入山林去探寻呢?在这幽静的山居中,我已经得到了逍遥自在的乐趣,不再羡慕人间的富贵荣华。

释义

首句“盘蕨自堪供岁久”描述了诗人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蕨菜作为山中常见的野菜,足以支撑他度过漫长的岁月,次句“杖藜何必入山深”则表达了诗人对深入山林探奇的淡然态度,认为无需远行深山,身边的山居生活已足够美好,后两句“幽居已得逍遥趣,不羡人间富贵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超脱,表明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不再为世俗的富贵所动。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诗中通过“盘蕨”与“杖藜”两个意象,巧妙地勾勒出诗人简朴而自在的山居生活,诗人以“逍遥趣”与“富贵心”相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之外的另一面——一个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由的隐逸者。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早年曾积极投身抗金斗争,但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晚年,他退隐山居,过上了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陆游晚年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历经沧桑后,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执着追求。

“盘蕨自堪供岁久,杖藜何必入山深。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