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阴晴殊未分,杜鹃何许叫深云。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山行
唐·雍陶
早起阴晴殊未分,杜鹃何许叫深云。
千峰万壑无拘束,东去西来总是君。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雍陶早年曾漫游各地,后入朝为官,曾任国子监助教等职,他的诗作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表达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译文
清晨起来,天空阴晴不定,难以分辨;杜鹃鸟不知从何处传来阵阵啼鸣,回荡在深邃的云雾之中,千山万壑之间,它自由自在地飞翔,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总是那样无拘无束,仿佛这广阔天地都是它的舞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清晨时分天空阴晴不定的景象,以及杜鹃鸟在深云中啼鸣的生动场景,通过杜鹃鸟的自由飞翔,诗人寄托了自己对自由无拘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首句“早起阴晴殊未分”,以清晨的天空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杜鹃何许叫深云”,通过杜鹃鸟的啼鸣,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深邃的云雾之中,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后两句“千峰万壑无拘束,东去西来总是君”,则通过杜鹃鸟的自由飞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雍陶在游历山水时所作,诗人身处群山之中,清晨时分,天空阴晴不定,杜鹃鸟的啼鸣回荡在云雾之间,这样的景象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他产生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领略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