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眼中忽尔生新句,何异风行水面纹。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眼中忽尔生新句,何异风行水面纹。全诗是什么?

观湖有感

宋·陆游

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眼中忽尔生新句,何异风行水面纹。

欲把此诗吟与汝,水云深处觅渔船。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作者简介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在湖边游赏的人众多,其中一半都聚集在断桥边的烟雨朦胧之中,整日里无人欣赏那绵绵细雨,只有鸳鸯相对着在水中沐浴着红衣,我的眼中忽然间产生了新的诗句,这感觉就如同风在水面上吹起的波纹一般自然,我想要把这首诗吟诵给你听,却发现在水云深处难以寻觅到你的渔船。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在湖边观赏雨景时,灵感突现,创作出新诗句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湖边的景色和鸳鸯的悠闲生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眼中忽尔生新句”一句,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迸发和才思敏捷。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湖边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通过“眼中忽尔生新句”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创作时的灵感来源和创作过程,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创作能力,诗人还通过“欲把此诗吟与汝,水云深处觅渔船”一句,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使整首诗充满了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日或夏日,独自漫步于湖边,欣赏着湖上的烟雨朦胧和鸳鸯戏水,心中涌起一股创作的冲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灵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湖边的景色和表达自己的创作感受,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眼中忽尔生新句,何异风行水面纹”这句诗在陆游的众多作品中非常出色,但整首诗《观湖有感》并非完全围绕这一句展开,而是通过多个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共同构成了这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佳作,由于历史原因和文献记载的限制,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眼中忽尔生新句,何异风行水面纹。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