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万壑云光疑水泛,千峰霞气觉天低。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万壑云光疑水泛,千峰霞气觉天低。全诗是什么?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万壑云光疑水泛,千峰霞气觉天低。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万道山谷中的云光让人疑心是水在涌动,千座山峰上的霞气让人感觉天空变得低矮。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庐山壮丽而神秘的景色,万壑之间的云光闪烁,如同水流在山谷间涌动,给人一种水波荡漾的错觉;而千峰之上的霞气缭绕,使得天空仿佛被压低了,营造出一种天地交融、气势磅礴的景象。

赏析

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庐山云雾缭绕、霞光万道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通过“疑水泛”和“觉天低”的生动描绘,诗人将静态的云雾和霞气赋予了动态的美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云雾缭绕、霞光满天的仙境之中,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飘逸、想象丰富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漫游庐山时所作,李白一生好游名山大川,庐山是他游历的重要一站,在庐山,他被这里的山水美景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中不仅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寄情山水,诗人也抒发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情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万壑云光疑水泛,千峰霞气觉天低”这两句诗在流传过程中常被单独引用,但它们实际上是《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长诗中的一部分,在理解和赏析这两句诗时,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意境中去体会。

“万壑云光疑水泛,千峰霞气觉天低。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