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六合静皎皎,万木凉珊珊。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六合静皎皎,万木凉珊珊。全诗是什么?

山中秋夜

唐·张籍

夜静思悠悠,六合静皎皎。

万木凉珊珊,孤灯照空房。

月色映窗白,秋风吹衣凉。

远望山色重,愁思入心房。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简练,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在这寂静的夜晚,我思绪万千,天地之间一片宁静,月光皎洁明亮,万木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响声,显得格外清凉,一盏孤灯照亮着空旷的房间,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一片洁白,秋风吹拂着我的衣裳,带来阵阵凉意,我远望着那重重叠叠的山色,心中的愁思也随之涌上心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秋夜的所见所感,首句“夜静思悠悠”点明了时间和作者的心境,六合静皎皎”用天地之间的宁静和月光的皎洁来烘托出夜晚的静谧,后两句“万木凉珊珊,孤灯照空房”则通过万木的清凉和孤灯的映照,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月色映窗白,秋风吹衣凉”则更加具体地描绘了月色和秋风给作者带来的感受,最后两句“远望山色重,愁思入心房”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思和对远方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皎洁的月光、清凉的万木、孤灯、空房、洁白的月色、凉意的秋风以及重重叠叠的山色等,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夜的美丽和宁静,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思和对远方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籍在山中隐居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一些生活或情感上的困扰,因此在秋夜的静谧中产生了深深的思绪和愁绪,他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远方的思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张籍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情怀。

“六合静皎皎,万木凉珊珊。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