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鶗鴂鸣兮众芳衰,春冉冉兮不可羁。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9

诗词原文

九歌·湘夫人

鶗鴂鸣兮众芳衰,春冉冉兮不可羁。出自哪首诗?

屈原(先秦)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其中涉及您所给关键词的句子为

鶗鴂鸣兮众芳衰,春冉冉兮不可羁。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译文

杜鹃鸟在声声啼叫啊,各种花草都已凋零,春光已经渐渐逝去,再也无法挽留它的脚步。

释义

“鶗鴂鸣兮众芳衰”:鶗鴂(杜鹃鸟)的叫声响起,意味着春天的花朵已经逐渐凋谢。

“春冉冉兮不可羁”:春天的脚步轻盈而缓慢地离去,无法被束缚或挽留。

赏析

这两句诗以杜鹃鸟的鸣叫和花草的凋零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惋惜,杜鹃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悲鸟,其啼声往往与哀愁、离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而花草的凋零则直接反映了春天的消逝,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九歌·湘夫人》是屈原在流放期间创作的一首祭祀湘水女神的诗歌,在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湘夫人与湘君的爱情故事,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而“鶗鴂鸣兮众芳衰,春冉冉兮不可羁”这两句诗,则可能是诗人在感叹自己政治生涯的坎坷和人生岁月的流逝,在流放期间,屈原深感自己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逐渐凋零、老去,而心中的理想和政治抱负却难以实现,这种无奈和惋惜之情,在这两句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鶗鴂鸣兮众芳衰,春冉冉兮不可羁。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