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斥堠烽烟冷,谯门鼓角清。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7

诗词原文

边城夜月

斥堠烽烟冷,谯门鼓角清。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

作者:何梦桂

斥堠烽烟冷,谯门鼓角清。

边城寒夜永,月照一孤城。

作者简介

何梦桂,字岩叟,南宋末期文学家、理学家,浙江淳安人,生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理学,曾任太学博士、监察御史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被贬谪至地方任职,南宋灭亡后,他隐居不仕,致力于著书立说,传世作品有《潜斋集》等,何梦桂的诗文风格沉郁顿挫,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反映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

译文

哨兵守望的烽火台上,烽烟已经冷却,城楼上谯楼的鼓角之声清晰可闻,在这寒冷的边城之夜,时间仿佛被拉长了许多,一轮明月高悬,照耀着这座孤独的城池。

释义

斥堠:古代边境上守望敌情的哨兵。

烽烟:烽火台上报警的烟火,此处借指战事平息。

谯门:城楼上建有谯楼的城门。

鼓角:战鼓和号角,古代军队中用以报时或发号施令的乐器。

边城:指边境上的城市。

寒夜永: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赏析

这首诗以边城寒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斥堠烽烟冷、谯门鼓角清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以“月照一孤城”作为结尾,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又突出了边城的孤独与荒凉,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外有蒙古军队的不断侵扰,内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局面,何梦桂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边城的夜景,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安宁、边疆稳定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哀愁,在南宋即将灭亡的前夕,这样的作品无疑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斥堠烽烟冷,谯门鼓角清。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