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访客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全诗是什么?

宋·潘大临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

不为寻君聊避暑,那能留客强樽罍。

清风忽送萧萧竹,山雨初来瑟瑟槐。

相对只应无别语,一樽聊复对君开。

作者简介

潘大临,字邠老,北宋文学家、诗人,他生活在北宋中后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潘大临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生活贫困,但仍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不少佳作。

译文

分茆(指茅草屋)的客人忽然来到我的茅斋,踩破了溪边那万点青苔,不是为了寻找你才来此,只是姑且避暑;又怎能勉强留客,摆上酒筵呢?清风忽然吹过萧萧的竹林,山雨初来时,槐树叶子发出瑟瑟的声响,我们相对而坐,大概没有什么别的话可说,只能姑且打开一樽酒,与你共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突然相遇的情景,首联写友人突然来访,打破了诗人宁静的生活;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欢迎,但又不失谦逊,说自己并非特意寻友,只是避暑而已,也无法强求留客设宴;颈联描绘了当时的环境,清风竹声、山雨槐叶,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尾联则写诗人与友人相对而坐,无话不谈,只能以酒会友,共度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环境、氛围和人物情感,营造出一种闲适、清幽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潘大临的生平经历有关,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生活贫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珍视与友人的交往,也更加向往自然、闲适的生活,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分茆人忽到茅斋,踏破溪边万点苔。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