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枉道自不能,要以全其真。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四》

枉道自不能,要以全其真。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枉道自不能,要以全其真。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长久地离开山岭田野间隐居游乐的生活,到林中野外去浪荡,很自由惬意,姑且带着子侄辈,拨开树丛,走过荒废的村落街巷,在丘垄间来回走动,探访往昔人们的旧居;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我向砍柴的人打听这里的情形,砍柴的人对我说这里的人都已经死光了,几十年以来乡俗人情有了很大变化,这话说得不假,人生如同一场虚幻的变化,最终都要归结于空无,我不能违背自己的本性去干谄媚之事,我要保全自己的天然本性。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保持本真的坚持。“枉道自不能,要以全其真”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不愿违背自己的本性去迎合世俗,而要保全自己的天然本性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朴质无华的语言、悠然超脱的语调,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社会的厌恶,表现得含蓄而深沉,尤其是“枉道自不能,要以全其真”一句,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和对自我本性的坚守,整首诗在平淡中见深意,在朴素中见真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他心怀大志,却屡遭排挤和打击,在官场中,他深感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于是毅然辞官归隐,过上了躬耕田园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归隐后,重游旧地、感慨人生时所作,诗中既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保持本真的坚持,这种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和对自我本性的坚守,正是陶渊明诗歌的核心精神和价值所在。

“枉道自不能,要以全其真。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