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顾身。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8

诗词原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

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顾身。出自哪首诗?

魏晋: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变体(含关键词“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顾身”意境融合)

林鸟思高飞,弓藏叹无用。

沉思鸟尽时,肘后箭累累。

身顾影自怜,何处觅归程。

非位心自伤,怆然独彷徨。

(注:此变体为根据关键词及原诗意蕴进行的创意性融合,非阮籍原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阮籍

朝代:魏晋

作者简介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景元四年(263年),阮籍去世,享年五十三岁,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译文

(以原诗《咏怀八十二首·其七》为基础进行翻译)

林中有只奇异的鸟,自称是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冈,它高亢的鸣叫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远望八荒,恰逢秋风萧瑟起,它便收起翅膀隐藏起来,一去昆仑山的西面,不知何时才能再飞翔,只遗憾处于不恰当的位置,心中无限惆怅和哀伤。

(变体部分译文):

林中的鸟儿思考着高飞,却叹息弓箭已被收藏无用,沉思着鸟儿被捕尽之时,箭矢在肘后堆积如山,鸟儿回头顾影自怜,何处才能找到归途,处于不恰当的位置心中自伤,惆怅地独自徘徊。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一只凤凰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变体部分则融合了关键词“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顾身”,强调了英雄无用武之地、身处困境的无奈与悲哀。

赏析

阮籍的《咏怀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这首诗通过凤凰的遭遇,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境,凤凰本应是高洁、神圣的象征,但在现实中却遭遇了挫折和困境,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变体部分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通过“鸟尽弓无用”和“肘后累累”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凉景象。

创作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他身处乱世,对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寄托在诗歌中,通过隐喻和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阮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体现了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风格。

“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顾身。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