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料理蝗余犹十五,残年亦未委沟中。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9

诗词原文

野老歌

料理蝗余犹十五,残年亦未委沟中。上一句是什么?

唐·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咏田家,吾亦云相似。

一夫耕稼万人饥,此语虽夸俗谚词。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会箕敛间架税,不与商人争市尘。

粟贵绳贱伤农时,民饥军兴苦羁縻。

关中民饥欲亡走,欲往南山入乱草。

料理蝗余犹十五,残年亦未委沟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风格平易近人,语言简练质朴,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有《野老歌》、《秋思》等。

译文

老农家境贫寒,住在山里,耕种着三四亩山田,由于田地贫瘠,税收又重,粮食收成很少,连自己都不够吃,大部分还要被送入官仓化为尘土,到了年底,农具只能放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只好呼唤儿子上山去捡橡子充饥,而西江的商人却拥有成百斛的珠宝,船中养的狗都能常年吃肉,尽管聂夷中也曾写过咏田家的诗,但我也认为我的诗与他相似,一个农夫辛勤劳作,却养活不了万人,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是俗谚中的实话,去年灾荒瘟疫,牛都被杀光了,农民只好在集市上卖掉绢布买刀来度日,各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农民们连与商人争抢市场的机会都没有,粮食价格昂贵,绳索等农具却便宜,这伤害了农时,百姓饥饿,军队又兴起,农民们被束缚在土地上,苦不堪言,关中的百姓饥饿难耐,想要逃离,想要躲进南山的乱草中,尽管蝗虫灾害严重,但剩下的粮食还够吃十五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还没有落到死于沟壑的悲惨境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老农的贫困生活和商人的富裕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农民的悲惨处境,诗中详细描述了农民在税收、灾荒、战争等多重压迫下的艰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赏析

这首诗以老农的口吻,用朴素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唐代农民的悲惨生活,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老农的贫困与商人的富裕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诗人还通过描写农民的艰辛生活和无奈选择,展现了农民在封建制度下的悲惨命运,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后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生活困苦,张籍作为一位关心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农民的悲惨处境,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封建制度的有力控诉。

“料理蝗余犹十五,残年亦未委沟中。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