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著书阐坟典,文义无蹈袭。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述古

著书阐坟典,文义无蹈袭。出自哪首诗?

唐·白居易

著书阐坟典,文义无蹈袭。

博约而深明,粹精而朗赜。

片辞贯万意,一语含千戚。

何当垂竹帛,以正王道迹。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撰写书籍阐释古代经典,文字意义没有抄袭前人。

内容广博简约而深刻明了,纯粹精炼而清晰深奥。

片言只语贯穿万种意义,一句话包含千种悲戚。

何时能将我的著作载入史册,以端正王道之轨迹。

释义

“著书阐坟典”指白居易撰写书籍来阐释古代的经典文献;“文义无蹈袭”表明他的文字意义没有抄袭前人,具有独创性;“博约而深明,粹精而朗赜”形容他的内容广博简约且深刻明了,纯粹精炼且清晰深奥;“片辞贯万意,一语含千戚”则强调他的言辞精炼,能够以一当十,蕴含丰富的意义;“何当垂竹帛,以正王道迹”表达了白居易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流传后世,以端正王道之轨迹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于学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崇高追求,他强调在著书立说时要阐释古代经典,同时避免抄袭前人,保持文字意义的独创性,他的内容广博简约而深刻明了,纯粹精炼而清晰深奥,这体现了他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独特见解,他的言辞精炼,能够以一当十,蕴含丰富的意义,这也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他表达了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流传后世,以端正王道之轨迹的愿望,这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和文学创作经验,对于古代经典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他也深知自己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和意义,因此希望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学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崇高追求,白居易一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他的作品也往往反映了这些主题,这首诗虽然主要讨论学术创作,但其中也蕴含了他对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著书阐坟典,文义无蹈袭。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