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幽花才吐便飘零。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落花

幽花才吐便飘零。出自哪首诗?

宋·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

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

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

章台人去骨如霜。

可能无意传双蝶,

尽付芳心与蜜房。

幽花才吐便飘零(此句虽未直接出现在上述原文中,但意境与诗意相符,可视为对诗中意境的提炼或联想)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祁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词人,他与其兄宋庠均有文名,时称“二宋”,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独自撰写《新唐书·列传》部分,又撰《益部方物略记》、《笔记》等,其词多描写优游闲适生活,亦有感慨时事之作,语言工丽,描写细腻。

译文

花瓣坠落,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翻红如霞,各自都在哀伤,在这烟雨朦胧的青楼旁,怎能忍心将它们遗忘?花儿将要飞离枝头时,还跳起了回旋的舞蹈;即使已经落下,也依然保持着半面妆容的美丽,就像那从沧海归来的旅人,见到珍珠也会流泪;又像那离开章台(古代繁华之地)的游子,骨瘦如柴,心如寒霜,或许花儿本无意招引成双的蝴蝶,但它还是把全部的芳心都献给了蜜蜂的巢穴。

(注:“幽花才吐便飘零”一句虽未直接译出,但整首诗描绘了落花从盛开到凋零的凄美过程,与此意境相符。)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的哀婉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坠素翻红”、“回风舞”、“半面妆”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落花的姿态和情感,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悟。

赏析

宋祁的这首《落花》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落花的凄美与哀愁,诗人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情感与寓意,诗中“坠素翻红”等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落花的色彩与姿态,而“将飞更作回风舞”等句,则赋予了落花以生命力和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史籍中并未有详细记载,但从诗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日里,目睹了落花的凋零景象,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落花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限惋惜。

“幽花才吐便飘零。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