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的释义

5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山行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的释义

唐·杜荀鹤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

老树依寒壁,危亭对野僧。

云深人迹断,风急鸟声层。

欲问归何处,寒烟满夕岚。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晚唐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聂夷中齐名,合称“聂杜”,他的部分作品在晚唐五代诗坛上颇有影响,尤其是那些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抒发个人怀抱的诗篇,更是别具一格。

译文

四周群山重重叠叠,环绕而立,一条小路在空寂的山谷中回响着石头敲击的声音,老树紧紧依偎在寒冷的峭壁旁,一座险峻的亭子正对着一位山野僧人,云雾深邃,人的踪迹已难以寻觅,风声呼啸,鸟鸣声层层叠叠,想要询问归途在何方,只见寒冷的烟雾弥漫在傍晚的山岚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幽静而深远的景象,首联“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直接点出了山的环绕和路的艰险;颔联“老树依寒壁,危亭对野僧”则通过老树、寒壁、危亭和野僧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孤寂与清幽;颈联“云深人迹断,风急鸟声层”以云深、人迹断和风急、鸟声层等自然景象,表现了山中的深邃与寂静;尾联“欲问归何处,寒烟满夕岚”则通过诗人的疑问和眼前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迷茫与怅惘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山中的幽静与深邃,诗人以“四围山匝沓”开篇,既点出了山的环绕与密集,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气氛。“一径石空铿”一句,则以声音的描绘,打破了山中的寂静,使画面变得生动而富有动感,颔联和颈联则通过老树、寒壁、危亭、野僧、云深、人迹断和风急、鸟声层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孤寂与清幽,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中的深邃与寂静,尾联则以诗人的疑问和眼前的景象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迷茫与怅惘,又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在隐居九华山期间所作,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杜荀鹤在隐居期间,常常在山间行走,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这首诗就是他在一次山行中所见所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