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出自哪首诗?

宋·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变体(含关键词“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意境)

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叶影摇心绪,夜雨添愁苦。

(注:此变体为根据关键词及原诗意境构思,非李清照原句,用以解析。)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变体部分)

我后悔种下了芭蕉树,它偏偏就长在了窗户前,芭蕉叶的影子摇曳着,搅动了我心中的思绪,夜晚的雨水更是增添了我的愁苦。

(原词部分)

不知是谁在窗前种下的芭蕉树,一片浓阴,遮盖了整个院落,叶片和不断伸展的叶心相互依恋,一张张,一面面,遮蔽了庭院。

满怀愁情,无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时分下起了雨,点点滴滴,雨打芭蕉,如同我心,愁苦难眠,更添凄凉,我是北方人,不习惯南方多雨的天气,这雨声更让我感到愁苦。

释义

变体部分通过“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表达了诗人因芭蕉而起的愁绪,芭蕉成为了愁绪的触发点,夜晚的雨声更是加剧了这种愁苦。

原词则通过描写窗前芭蕉树的浓阴和夜雨的声音,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无法入眠的痛苦,芭蕉树成为了愁绪的象征,夜雨则加剧了这种愁绪的表达。

赏析

这首变体诗(或意境构思)以“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开篇,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愁绪来源——芭蕉树,芭蕉叶的影子摇曳,如同诗人内心的波澜,夜晚的雨水更是如同诗人的泪水,增添了无尽的愁苦,这种以物喻情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沉和含蓄。

原词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无法入眠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芭蕉树的浓阴和夜雨的声音,成为了词人愁绪的载体和象征,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沉的情感底蕴。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变体诗并非李清照原句,但我们可以根据原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推测,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之交,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这使得她的词作中充满了愁苦和感伤的情绪,这首变体诗(或意境构思)正是基于这种情绪而构思的,通过芭蕉树和夜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法排解的忧伤,而原词则可能是词人在某个雨夜,面对窗前芭蕉树的浓阴和夜雨的声音,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愁绪的词作。

“自悔种芭蕉,故故当窗户。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