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芳菲零乱春光晚,满地胭脂半夜风。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0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芳菲零乱春光晚,满地胭脂半夜风。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芳菲零乱春光晚,满地胭脂半夜风。

作者及朝代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

作者简介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但屡试不第,直到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及第,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及国史院编修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贬谪历任多处州郡,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著称于世,著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译文

带着轻微的寒意,我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恰似梦境,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再看那落英缤纷,落红满地,却原来已是暮春时节,半夜里一阵春风吹过,只剩下一片凋零的花瓣。

释义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

赏析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花忧天的叹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在这首词中,词人自然而然地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并将这种艳情表现得缠绵悱恻、哀怨动人,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带出了伤春惜别的情绪;但伤春惜别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词作所要表现的,是词人心中那种难以言传的惆怅忧伤之情。“漠漠轻寒上小楼”,漠漠轻寒,正是暮春天气,登楼远眺,一片淡淡的春愁油然而生。“晓阴无赖似穷秋”,清晨的天色阴沉,竟使人感到如深秋般凄凉。“淡烟流水画屏幽”,淡烟流水,画屏幽迷,更增添了伤春的意绪。

词的下片抒情,写花飞人倦、春日迟暮的凄迷景象。“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飞花袅袅,飘忽不定,迷离惝恍,宛若幻梦;细雨如丝,迷迷蒙蒙,模模糊糊,无边无际,正如愁绪之纷繁。“芳菲零乱春光晚,满地胭脂半夜风”,芳菲的落英,像是满地飘零的胭脂,在半夜里被春风吹得四处飘散,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愁,使整个画面笼罩在一种哀伤愁苦的氛围中。

创作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作者贬居郴州之时,秦观贬谪郴州,写下了这首词,寄寓了他对身世飘零的感慨。

“芳菲零乱春光晚,满地胭脂半夜风。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