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曾从君王幸上林,风尘回首隔同心。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宫词

曾从君王幸上林,风尘回首隔同心。全诗是什么?

唐·李益

曾从君王幸上林,

风尘回首隔同心。

璧宫春尽花飞尽,

黄鸟啼残翠羽簪。

作者简介

李益(约748年-约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著名诗人,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诗风豪放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李益早年仕途不顺,后得宰相崔佑甫赏识,步入仕途,曾任郑县尉、右拾遗、起居郎等职,晚年多任地方官,他的作品多抒发仕途失意、边塞征战、男女爱情等题材,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译文

曾经有幸跟随君王游览上林苑,

如今回首往事,却已隔绝了当初的那份同心。

璧宫的春天已经过去,花儿也已凋零殆尽,

只剩下黄鹂鸟在枝头啼叫,翠羽簪也显得黯淡无光。

释义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首句“曾从君王幸上林”描绘了诗人曾经跟随君王游览上林苑的荣耀时刻;次句“风尘回首隔同心”则表达了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在与过去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后两句“璧宫春尽花飞尽,黄鸟啼残翠羽簪”则通过描绘璧宫的春去花残、黄鸟啼鸣,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感慨,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曾经的荣耀与现在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如“璧宫春尽花飞尽”中的春去花残,既是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黄鸟啼残翠羽簪”中的黄鸟啼鸣和翠羽簪的黯淡,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仕途经历有关,李益早年仕途不顺,后得宰相崔佑甫赏识步入仕途,在官场的尔虞我诈中,他或许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荣耀时光来慰藉自己内心的创伤,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和感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机已难以考证,但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却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曾从君王幸上林,风尘回首隔同心。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