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扰扰中原逐鹿忙,古今都会战争场。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咏史

扰扰中原逐鹿忙,古今都会战争场。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李渔

扰扰中原逐鹿忙,古今都会战争场。

百年楚汉成何事,一局棋枰覆几王。

龙卧南阳人不识,鸟啼乌岸水空长。

可怜多少英雄血,都化渔樵话里香。

作者简介

李渔(1611年—1680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号觉世稗官、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浙江金华府兰溪县(今浙江兰溪市)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自幼聪颖,及长擅古文词,崇祯十年(1637年)考入金华府庠,为府学生,入清后曾隐居山中,以著书为事,后移居杭州,并常往来于金陵等地,晚年定居南京,设“芥子园”以寓。

译文

中原大地战乱纷纷,英雄豪杰们忙着争夺天下,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战争的场所,楚汉相争百年,最终又成就了什么呢?不过像一局棋局,更换了几位王者而已,诸葛亮隐居南阳时,世人并不认识他;项羽在乌江边自刎,江水依旧空自流淌,多少英雄豪杰的鲜血,最终都化作了渔樵闲话中的谈资。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豪杰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首联点明主题,指出中原是战争频发的地区;颔联以楚汉相争为例,说明历史战争的残酷和无常;颈联通过诸葛亮和项羽的典故,进一步强调英雄人物的命运多舛;尾联则以渔樵闲话作为历史的见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历史战争的残酷和无常,诗人通过对楚汉相争、诸葛亮隐居、项羽自刎等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豪杰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诗人也通过渔樵闲话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哲理的深刻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渔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有关,李渔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亲身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巨变和战乱带来的苦难,他对历史战争和英雄豪杰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感悟和认识,这首诗正是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这首诗也反映了李渔对历史哲学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扰扰中原逐鹿忙,古今都会战争场。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