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三千世界无留迹,聊向阎浮示涅槃。的解释

7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示寂偈

三千世界无留迹,聊向阎浮示涅槃。的解释

唐·鸟窠道林禅师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三千世界无留迹,聊向阎浮示涅槃。

作者简介

鸟窠道林禅师,唐代著名禅师,生卒年不详,他因常栖止于一棵大树上,状似鸟巢,故得号“鸟窠”,道林禅师精通佛法,善于开示,其禅风独特,深受当时士人及僧众的敬仰,他留下的禅语和诗作,至今仍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千峰万壑的顶峰之上,我无拘无束,自在逍遥;

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丛中,我找到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这三千大千世界,我未曾留下任何痕迹,

姑且在这阎浮提世界(人间)示现涅槃之境。

释义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描绘了禅师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心境,他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三千世界无留迹”表达了禅师对世间万物的超脱态度,他未曾被任何事物所束缚,也未曾在世间留下任何执念或痕迹。“聊向阎浮示涅槃”则暗示了禅师即将示现涅槃之境,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教化众生,引导他们走向解脱之道。

赏析

这首诗是鸟窠道林禅师在示寂前所作,充满了禅意与超脱,诗中通过描绘禅师在自然中的自在逍遥,以及他对世间万物的超脱态度,展现了禅师深厚的禅修功底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即真正的自由与解脱不在于外在的逃避,而在于内心的超越与觉醒。

创作背景

鸟窠道林禅师在唐代佛教界享有盛誉,他以其独特的禅风和深刻的佛法见解,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求学,禅师深知生命的无常与短暂,因此在晚年时,他选择了在千峰万壑之中修行,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禅师对自己一生修行的总结,也是对后世信徒的殷切教诲,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禅师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佛法的坚定信仰,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人生态度。

“三千世界无留迹,聊向阎浮示涅槃。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