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晚归

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的意思及出处

唐·韦庄

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

烟深村远近,林密路横斜。

行客愁明发,惊滩乱暮鸦。

孤舟人已去,惟见白蘋花。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且词作成就更高,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代表词人之一,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高高的山峰上夕阳余晖停留,归雁背对着绚烂的晚霞飞翔,村庄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树林茂密使得道路纵横交错,远行的旅人忧虑着明天一早的出发,傍晚时分,惊扰了栖息在滩涂上的乌鸦,孤舟上的人已经离去,只留下水面上漂浮的白蘋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所见到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联“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以高山、夕阳、归雁、落霞构成一幅壮丽的画面,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烟深村远近,林密路横斜”进一步描绘了乡村傍晚的朦胧美,颈联“行客愁明发,惊滩乱暮鸦”则转向了对行客内心世界的刻画,以及傍晚时分自然界的动态场景,尾联“孤舟人已去,惟见白蘋花”以孤舟、离人和白蘋花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以“高岫”和“归鸿”为起点,构建了一个开阔而深远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之美,又暗示了诗人的归思之情,颔联的“烟深”和“林密”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朦胧感和神秘感,使得乡村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宁静而神秘,颈联则通过“行客”和“惊滩”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诗人对离别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尾联以“孤舟”和“白蘋花”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离别和漂泊的艰辛,作为一位晚唐至五代的诗人和词人,韦庄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对人生和自然有着深刻的感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乡村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思考力,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了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高岫留斜照,归鸿背落霞。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