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加环。的释义

5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岁暮感怀

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加环。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加环。

寒梅瘦影横窗月,老柳枯枝拂地烟。

岁晚人情多感慨,夜长天气更凄寒。

闲来无事消永日,且把诗书仔细看。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被誉为“中国近代诗歌的鼻祖”,他早年曾赴日留学,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参赞、总领事等职,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吸收了西方文学的营养,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个人对时代的深刻感悟。

译文

每当想到岁月的更迭变化,心中便不禁感到惊讶;静静地观察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变化,便能认识到宇宙间生生不息的循环规律,寒夜里,瘦弱的梅枝横斜在窗前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老柳树枯黄的枝条轻轻拂过地面,仿佛带着袅袅的烟雾,岁末之际,人们的心情往往充满了感慨;而漫长的夜晚,天气更是显得格外凄寒,闲暇之时,为了消磨这漫长的日子,我便细细品读诗书,从中寻找慰藉。

释义

“兴念岁时惊变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与惊讶;“静观物化识加环”则体现了诗人通过静观自然万物的变化,认识到宇宙间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哲理。“寒梅瘦影横窗月,老柳枯枝拂地烟”两句以寒梅和老柳为意象,描绘了岁末冬夜的凄清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岁晚人情多感慨,夜长天气更凄寒”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岁末之际的感慨与对寒冷天气的感受。“闲来无事消永日,且把诗书仔细看”则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以读书为乐的豁达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岁末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加环”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深刻认识,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而“寒梅瘦影横窗月,老柳枯枝拂地烟”等描写,则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意境,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不失坚韧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晚清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危亡之际,个人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生活的艰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岁末的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变迁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晚清社会的时代风貌和人们的普遍心态。

“兴念岁时惊变态,静观物化识加环。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