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书囊留滞北山北,草堂故在西楼西。的释义

5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山居

书囊留滞北山北,草堂故在西楼西。的释义

唐·韦应物

书囊留滞北山北,草堂故在西楼西。

花发鸟先知,风来柳未齐。

阶前长是扫,门外为谁开?

独坐时吟啸,闲眠昼起迟。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隐逸生活,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作品多反映其闲适淡泊的心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译文

书袋遗留在北山的北面,草堂依旧坐落在西楼的西边,花儿开放时鸟儿最先知晓,春风吹来柳树还未完全抽齐新枝,台阶前常常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外却不知是为谁而开?独自坐着时常常吟诗长啸,闲适时白天睡觉起来很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场景,通过“书囊留滞”和“草堂故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隐居生活的坚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花发鸟先知,风来柳未齐”,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两句“独坐时吟啸,闲眠昼起迟”则直接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淡远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书囊、草堂、花、鸟、柳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淡泊、超脱的意境,诗中“独坐时吟啸,闲眠昼起迟”两句,更是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隐逸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隐居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隐居生活的坚守,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生活态度的追求,这种追求与韦应物个人的性格和经历密切相关,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阶层中普遍存在的隐逸思想。

“书囊留滞北山北,草堂故在西楼西。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