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醉眠

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上一句是什么?

唐·韩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云外有山皆似画,竹中无日不鸣蝉。

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

作者及朝代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自幼聪颖,文思敏捷,十岁时即能文,龙纪元年(889年)擢进士第,历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后因直言触怒权臣朱温,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建梁,韩偓拒绝出仕,南依福建王审知而卒,韩偓的诗作,善于写景抒情,构思新奇,辞藻绮丽,部分作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玉山樵人集》等传世。

作者简介

韩偓是晚唐著名诗人,生于晚唐乱世,一生历经坎坷,但其才华横溢,诗文俱佳,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韩偓的生平经历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译文

万里清江之上,天空辽阔无边;村庄里,桑树和柘树郁郁葱葱,炊烟袅袅升起,渔翁喝醉了,没有人来唤醒他;直到午后醒来,发现船上已经积满了白雪,远处的山峦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竹林深处,蝉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远处传来刁斗的声音,似乎消解了渔翁的醉意;他随手将帽子倒扣在头上,愁容得以舒展。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翁醉眠于清江之上的宁静景象,以及醒来后面对自然美景的悠然心境,通过渔翁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渔翁醉眠于清江之上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渔翁的醉态、醒来后的景象以及自然环境的宁静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渔翁在听到刁斗声后,醉意消散、愁容舒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韩偓晚年隐居期间,韩偓一生历经坎坷,晚年因直言触怒权臣而被迫南依福建王审知,在隐居生活中,他远离了官场的纷争和世俗的喧嚣,得以静心观察自然、思考人生,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渔翁醉眠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刁斗遥闻消醉语,接䍦倒著解愁颜。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