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寺楼坐空翠,天籁披潇洒。的解释

7个月前 (01-24)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山寺

寺楼坐空翠,天籁披潇洒。的解释

唐·贾岛

寺楼坐空翠,天籁披潇洒。

鹤去洞门闲,云归山径狭。

日暮松声远,秋深草色佳。

此中真意趣,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一作阆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山寺的楼阁坐落在空灵的翠绿之中,自然的音响如同天籁一般潇洒飘逸,仙鹤飞去后洞门显得空寂悠闲,云彩归来时山间的小路变得狭窄,傍晚时分松涛声在远处回荡,深秋时节草色显得更加美好,这里面的真正意趣,想要说出来却已经忘记了怎样表达。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寺的幽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首联“寺楼坐空翠,天籁披潇洒”直接点题,山寺楼阁仿佛置身于翠绿的虚空之中,天籁之音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山寺周围的环境,鹤去洞闲、云归径狭、松声远播、草色佳美,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寺意趣的领悟,虽然想要表达却已经忘记了言语,这种“忘言”的境界正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山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空翠”、“天籁”等词语的运用,不仅描绘了山寺的自然环境,更传达了一种空灵、超脱的意境,诗人通过对鹤、云、松、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尾联的“此中真意趣,欲辨已忘言”更是将诗人的感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超越言语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推敲”诗句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山寺时所作,面对山寺的幽静与美丽,诗人心生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在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山寺的自然风光,更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无限热爱,这种感悟和热爱,正是诗人创作这首诗的初衷和动力所在。

“寺楼坐空翠,天籁披潇洒。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