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悼亡诗

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昔日曾随织女渡,今朝还忝采莲人。

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

苍梧云外湘妃泪,巫峡猿啼楚客心。

唯有沅溪东畔水,曾随织女渡天津。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致哀婉动人,风格清新明朗。

译文

曾经有幸陪伴过如织女般的女子渡过银河(比喻美好的时光),如今却只能惭愧地作为采莲的女子(暗指身份或境遇的变化),已经感激圣明的朝廷对我过去罪行的宽恕(可能指政治上的赦免或宽容),又怎能再麻烦文人们为我这样的亡魂撰写招魂之辞呢?遥想苍梧山外的湘妃竹上流淌的泪水,如同巫峡中猿猴的啼哭牵动着旅人的心弦,只有那沅溪东畔的流水,还曾伴随着织女渡过那遥远的天河。

释义

此诗为悼念亡者之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及自我感慨,首联回忆往昔美好时光与今日境遇的对比;颔联表达了对朝廷宽容的感激及对文人为自己招魂的婉拒;颈联通过湘妃竹泪和巫峡猿啼的典故,渲染了哀愁的氛围;尾联则以沅溪水与织女的传说相呼应,寄托了对逝者的无尽思念。

赏析

韦庄的这首悼亡诗,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丰富的历史与自然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诗中“已荷圣朝宽毁骨”一句,透露出诗人可能曾经历政治风波后被宽恕的经历,增添了作品的厚重感,而“可烦词客为招魂”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超然态度,不愿过多打扰他人,也隐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接受,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命运多舛,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经历政治风波后被赦免或晚年时期,面对亲友离世,心中充满哀思与感慨,通过悼念亡者,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寄托了对自身命运、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诗中的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也反映了韦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

“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