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苍生方庆野成霖,忽动归与栗里吟。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归隐

苍生方庆野成霖,忽动归与栗里吟。全诗是什么?

宋·陆游

苍生方庆野成霖,忽动归与栗里吟。

云外青山无俗客,林间白发有知音。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听鸟音。

此去逍遥天地阔,何须更问世间尘。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百姓们正欢庆着自然之雨带来的滋润,我却忽然萌生了归隐山林、吟咏田园之乐的念头,云雾缭绕的青山之间没有凡尘俗客打扰,林间白发苍苍的我找到了真正的知音,闲暇时,我会在石上静静地观赏流水潺潺,兴致来时,便在花间聆听鸟儿的歌唱,从此,我将逍遥于天地之间,再也不必去理会世间的纷扰尘埃。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苍生方庆野成霖”以百姓欢庆雨水滋润为引子,引出诗人内心的归隐之念;次句“忽动归与栗里吟”直接点明归隐之意,栗里为陶渊明隐居之地,此处借指归隐田园;后四句则具体描绘了归隐生活的美好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归隐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归隐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云外青山无俗客,林间白发有知音”两句尤为精彩,既写出了归隐之地的清幽脱俗,又表达了诗人与知音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屡遭排挤和打击,晚年退居家乡,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期,面对国家动荡、仕途不顺的现实,内心深感疲惫和无奈,从而萌生了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念头,通过描绘归隐生活的美好与自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在晚年时期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和无奈。

“苍生方庆野成霖,忽动归与栗里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