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出自哪首诗?

8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19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这两句诗出自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七里濑》,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出自哪首诗?

《七里濑》

南朝宋·谢灵运

羁心积万虑,游目思远道。

践行无近远,歧路成山岛。

夕霁气甚清,明月澄照烂。

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征捣。

澹澹汀洲暮,迢迢烟波渺。

芦苇晚萧瑟,菰蒲冒清浅。

声婉如游凤,音悲似离鹤。

延颈讯归舟,矫翼求往托。

清源无增澜,安得久奔逝。

岁暮嗟未已,安知天命夙。

作者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世称谢康乐,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他出身名门望族,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谢灵运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工于诗文,擅长书法,是山水诗的开创者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性格偏激,仕途不顺,晚年因谋反罪被处死。

译文

被束缚的心灵充满了万千思绪,放眼远望,思绪飘向远方的道路,行走没有固定的远近,岔路仿佛成了连绵的山岛,傍晚时分,天气晴朗,明月皎洁,光芒灿烂,景色渐渐融入夜色,心中的思绪却久久未能平息,孤独的旅人感伤流逝的急流,行路的人苦于长途跋涉,傍晚时分,汀洲显得寂静而遥远,烟波浩渺,无边无际,芦苇在晚风中萧瑟作响,菰蒲在清澈的浅水中冒出水面,声音婉转如同游凤,音调悲伤好似离鹤,伸长脖子询问归来的船只,展翅寻求栖息的依托,清澈的源头没有增添波澜,怎能长久地奔腾流逝,岁末将至,叹息不已,怎知天命早已注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七里濑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明月、景色、汀洲、烟波、芦苇等,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人也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人生道路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诗人也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诗中“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两句,既描绘了景色渐入夜色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内心思绪的复杂与深沉,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谢灵运游历山水之间时,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心生厌倦,转而寄情山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游历七里濑时,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谢灵运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汎汎景将入,默默意未了。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