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的释义

6个月前 (01-25)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题方壶图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

云水渺无涯,仙凡路迢迢。

松风鸣涧壑,花影落廊腰。

欲觅真人迹,空余鹤梦遥。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板桥诗书画皆擅,诗宗唐宋,书学汉魏,自创“六分半书”,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其诗词作品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方壶仙境难以探寻,沧海桑田之恨只恨未能早知,云水茫茫无边无际,仙凡之间的道路遥远难及,松风在山谷间回响,花影落在走廊的腰间,想要寻找真人的踪迹,却只留下仙鹤的梦境在远方飘摇。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方壶仙境的难以触及和沧海桑田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难以把握的感慨,云水茫茫,仙凡路远,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松风鸣涧、花影落廊,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远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真人踪迹难觅的无奈和失落,以及对仙鹤梦境的向往和追寻。

赏析

这首诗以方壶和沧海为引子,展开了对人生无常和难以把握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游览或观赏一幅方壶图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某种困境或挑战,对人生无常和难以把握产生了深刻的感慨,他借方壶图和沧海之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郑板桥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方壶不可问,沧海恨无早。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