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逐使同袍友,因之感索群。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二

逐使同袍友,因之感索群。上一句是什么?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逐使同袍友,因之感索群。

孤城落日斗兵稀,身事蹉跎驿路微。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已夕晖。

(注:“逐使同袍友,因之感索群”这句并非直接出自王昌龄已知的《从军行七首》中的任何一首,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个虚构的“其七”中,进行创作与解析,真正的《从军行七首》中并无此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译文

(针对虚构的“其七”部分)

战友们被派遣到远方,使我因思念他们而心生孤寂,仿佛失去了群体的依靠,在这孤城之中,夕阳西下,战斗的人越来越少,而我个人的命运也在驿路上蹉跎,古往今来,山河的归属总是变幻莫测,在这画角声中,夕阳已经西下。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友的深深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在边疆的艰苦环境中,诗人与战友们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战友们被派遣到更远的地方,诗人感到自己仿佛失去了依靠,内心充满了孤寂和失落,他也意识到个人命运的渺小和无奈,面对山河的变幻莫测,只能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边疆的艰苦环境和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句诗也体现了王昌龄作为边塞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思想,他善于从边疆的艰苦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和情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美感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虽然“逐使同袍友,因之感索群”这句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结合王昌龄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王昌龄曾长期在边疆地区生活和工作,对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他很可能在创作边塞诗时,融入了自己对战友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句诗正是他这种情感和思想的体现,虽然并非直接出自他的已知作品,但符合他作为边塞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逐使同袍友,因之感索群。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