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浮生聚散鸿留迹,过眼功名铁作心。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浮生聚散鸿留迹

浮生聚散鸿留迹,过眼功名铁作心。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浮生聚散鸿留迹,过眼功名铁作心。

沧海桑田频换世,青山绿水自长吟。

闲来把酒看云起,兴至挥毫对月临。

莫道人间多苦乐,此中真意少人寻。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译文

人生的聚散离合如同鸿雁留下的痕迹,转瞬即逝;眼前的功名如同铁石般坚硬,却难以动摇内心的坚持,世间沧海桑田,世事变幻无常,但青山绿水依旧自在吟唱,闲暇时把酒观云起,兴致来时挥毫对月吟,不要说人间只有苦乐,这其中的真意很少有人去探寻。

释义

首联“浮生聚散鸿留迹,过眼功名铁作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颔联“沧海桑田频换世,青山绿水自长吟”则通过对比世事的变迁和自然的永恒,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恒久,颈联“闲来把酒看云起,兴至挥毫对月临”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尾联“莫道人间多苦乐,此中真意少人寻”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赏析

这首诗以浮生聚散和过眼功名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比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恒久,以及功名的虚幻和内心的坚定,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朝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对社会的黑暗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验,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景仁那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浮生聚散鸿留迹,过眼功名铁作心。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