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更阑未敢停双管,汉殿迎年事事新。的解释

6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迎新春

更阑未敢停双管,汉殿迎年事事新。的解释

唐·韦庄

更阑未敢停双管,汉殿迎年事事新。

雪向梅花枝上见,春从柳色带中匀。

风前始觉纤尘尽,月下还来万象新。

共说此年光景好,及时行乐莫辞频。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夜深了还不敢停下手中的双管乐器(指吹奏乐器),因为汉朝的宫殿正在迎接新年,处处都显得焕然一新,雪花在梅花的枝头显现,春色从柳枝的绿意中均匀分布开来,风过之后才感觉到尘埃已经散尽,月光之下万物都呈现出新的面貌,大家都说这一年的光景特别好,应该及时行乐,不要吝啬欢聚的频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到来之际的喜庆氛围和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期待,首句“更阑未敢停双管”通过夜深仍不停歇的音乐,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和人们对新年的重视;“汉殿迎年事事新”则直接点出新年到来,一切事物都显得新颖而美好,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雪景、春色、风后尘埃散尽和月光下的新貌,进一步渲染了新年的喜庆和万物复苏的景象,尾联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一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及时行乐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新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雪向梅花枝上见”、“风前始觉纤尘尽”等,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寓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还通过“汉殿迎年事事新”等句,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尽管身处乱世,韦庄仍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新年的喜庆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新年新气象的期待和祝福,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更阑未敢停双管,汉殿迎年事事新。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