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6)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全诗是什么?

宋·刘克庄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自然之作,其词作亦多佳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竹子一节接着一节生长,枝叶繁茂,成千上万,我自身不开花,免得招惹蜜蜂和蝴蝶的纷扰,竹子既不需要被裁剪成吹奏的凤管,也不需要被截断做成钓鱼的竿子,我却时常回想起那些富贵人家的厅堂馆所里,粉墙上时常会画上几枝竹子供人观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特性和用途,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竹子虽不开花,却避免了世俗的纷扰;它既可以作为乐器材料,也可以作为渔具,但诗人更看重的是其作为观赏植物的价值,尤其是在富贵人家中的厅堂馆所里,竹子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象征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质,前两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突出了其生命力之旺盛;中间两句“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则通过竹子的不开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排斥和超脱;后两句“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在富贵人家中的厅堂馆所里,竹子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象征意义,成为了一种高雅的观赏植物,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的个人经历有关,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在南宋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权贵们追求奢华享乐,而诗人则坚守自己的文学理想和道德操守,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排斥和超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追求,竹子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却忆贵家厅馆里,粉墙时画数茎看。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