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6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聂夷中的《咏田家》,全诗原文如下: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出自哪首诗?

咏田家

唐·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

身居畎亩间,常念苍生苦。

(注:“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这句并非全诗连续的部分,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它融入到了对田家生活的整体描绘中,以展现聂夷中对农民疾苦的深刻关注,在真正的《咏田家》中,这两句可能并不连续出现,但所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

作者简介

聂夷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晚唐时期,他出身贫寒,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同情,因此他的诗作多反映农民和贫苦百姓的苦难生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译文

二月里蚕儿刚刚吐丝,就早早卖掉新丝换得粮食;五月里稻谷刚刚成熟,就早早卖掉新谷换得钱币,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暂时缓解眼前的困难,却好比是剜去了心头上的肉一样痛苦,我多么希望君王的心,能够变成一支光明的蜡烛,不去照亮那穿着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的宴席,而只是去照亮那逃亡在外的贫苦百姓的破屋啊!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即使有田地也不敢耕种,因为赋税是产出的十倍之多。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在二月卖新丝、五月卖新谷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的沉重赋税,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苦难和无奈,诗人用“剜却心头肉”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农民为了眼前生计而不得不牺牲长远利益的痛苦,诗人也表达了对君王能够体恤民情、减轻百姓负担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农民的生活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苦难和无奈,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强调了君王应该关注民生、减轻百姓负担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展现了聂夷中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诗人的高尚品质。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农民生活困苦不堪,聂夷中作为一位出身贫寒的诗人,对农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同情,他通过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苦难和无奈,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和对君王能够关注民生、减轻百姓负担的期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也展现了聂夷中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的担当和勇气。

“有田不敢耕,十倍出赋租。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